盲目扩招暴露矛盾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亟待重建
在炎夏中的毕业旺季,部分大学毕业生一改告别学生生涯的伤感,以“野蛮离校”方式作别菁菁校园。在被称为“重灾区”的一所名牌大学,连续多日校园里遍地狼藉,寝室和校园的走廊上垃圾成堆,不少窗玻璃被砸碎,一些寝室门被踹破。
学子们在宣泄什么?除了惆怅,也不乏对高校教育的不满。
客观而言,扩招后不重视培养质量,不考虑发展规模与办学条件相协调,不考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校,无法让十余年寒窗苦读高分考取大学的学子满意。这种心态的落差终于在毕业时达到了顶点。
“数字出名校”?
一提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似乎只有两个数字作为指标:一是招生规模的扩大,二是专业数量的增加。这种“数字出名校”的评价机制,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
盲目扩招,似乎提高了办学效益,实际上是对有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某高校教务处长介绍,扩招后有的高校师生比居然达到1??30以上(扩招前的1998年全国平均比为1??9.73),生均教学经费不足1000元(要求超过学费的25%),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不足5平方米(要求大于8.2平方米),生均图书馆面积不足1平方米(要求大于1.61平方米),生均教室面积不足2平方米(要求大于3.53平方米)。这种少投入、多产出、低质量的发展方式,自然无法保证培养质量,实际上是将一部分培养成本从高校转移到社会。
这位教务处长认为,目前有些高校设置专业及制定招生计划的主要依据是考生志愿。我国的人才市场还不成熟,尚不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更不能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而考生选择专业又主要是依据人才市场的信号,结果是什么“热门”就选择什么。如果高校急功近利也是什么“火爆”就设置什么专业,哪个专业投入少考生多就扩招哪个专业,很容易导致将来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况且,今天紧缺的律师、软件工程师、企业管理及外贸等人才,将来可能大批大批转行,这也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研究生扩招再续“神话”?
“现在的硕士生水平相当于扩招前的本科生”,这样的评价在众多用人单位中颇为流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正在“以量取胜”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连年大幅度扩招后,硕士生导师资源储备严重不足,“一个茶壶30个杯”的现状带来的是研究生质量的下滑。
然而今年6月,国务院学位办却宣布,未来5年国内在读研究生规模将再增100万,即由目前的80万增至180万。继当年本科生大规模扩招后,研究生将再续扩招百万的“神话”。
对此,北京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质疑:研究生将增加百万,那么导师将增加多少?导师不可能像商品一样批量生产,如何用短短5年时间培养出比原来几十年的积累还要多一倍的导师,想来只能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让一些不称职的教师来充当导师, 二是“给一把茶壶配上60个杯子”。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亟待重建
为什么近年会暴露出大学生人数剧增与他们学而无以致用的矛盾?从广大受教育者的成长角度,在探索建立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结构方面,许多办学者的无所作为,使教育资源的利用效果大打折扣。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保华认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首先要重建高等教育的评价制度。目前评价体系是单一的,其评价主体主要是政府,评价标准只以研究性大学为标准评价所有学校,评价指向只作为是否授予学位点及拨款的因素。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已经造成了千校一面和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主抓高等教育)的全国政协委员周远清认为,计划体制下很多教育决策往往是一两个人决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注重民主和科学决策,强调“以人为本”。
如同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8.8%的高水平,其中一部分是靠资本投入和能源消耗驱动的道理一样,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能只看规模和速度。只有物质量(招生规模)的增长而没有价值量(就业比率)的增长,绝不是高质量的发展。而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到受教育者身上,就应该把提高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发展的重要内涵,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真正对得起学子们为高等教育付出的智力和财力代价。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