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采取措施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面对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福建省从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和投入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促进了全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已成为福建省各级政府的共同职责。省里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农村税费改革中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了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及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进行了认真测算,仅2003年,省级财政安排的10亿元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补助资金就达5.9亿元。省里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着力加强对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为确保这些款项能够运用到位,福建省对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中用于义务教育的补助部分资金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仅限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以及民办教师退养补助等5类,不得挪作他用,省政府将每年对转移支付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进行专项审计。
为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的经费需求,近年来,福建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部门对全省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和定额标准进行了深入调研,出台了《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福建省中小学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办法》。按照新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每生每年应不低于120元,四至六年级应不低于160元,初中应不低于240元。其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小学每生每年10元,初中每生每年20元;从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同时要求各地从今年起,按照不低于省定预算内生均拨款标准,将中小学公用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各地的财力状况和教育发展情况逐年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此外,还在各市、县(区)建立了中小学预算外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外专账核算,确保按时足额返还中小学使用。
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增长的情况下,福建还加大了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2004年,该省启动实施了第二期全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省级财政安排了危改专项补助资金达4.1亿元,2005年将完成对全省农村中小学现存160多万平方米D级危房,以及现存的40多万平方米B级、C级危房完成改造和维修加固的任务。2005年后,省级财政每年还将继续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补助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为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福建省财政一改以往专项资金逐级按指标划拨的办法,对中央专项和省、市配套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省、市及项目学校所在地的县财政、教育部门在银行单独设立了账户,由财政、教育部门共同管理,实行工程专项资金“一支笔”审批制度。省危改办对纳入省级以上专项资金补助的项目学校按土建工程进度分期核拨。对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并已开工的,拨付50%;主体封顶拨付30%;竣工验收后拨付20%,既确保危改工程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建立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该省决定从2004年起,通过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筹措资金,对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免除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以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