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有序用电协调会议:建立用电快速反应机制
8月四日上午,杭州市有序用电工作协调小组召开扩大会议。杭州市副市长沈坚表示,由于杭州35摄氏度高温仍将持续,供电继续吃紧,所以召开此次会议非常迫切。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领导提出的加强有序用电管理,让电于民的精神。
杭州市实行E级预案半个月以来,杭州市用电量急剧上升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控制,实施E级预案前后的7月19日和31日,气温基本相同,但后者的高峰时段负荷,比前者低了20万千瓦以上。企业让电于民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约用电的氛围日渐浓厚。但是,在7月下旬,出现了5天在21点以后拉电的现象,停电时间持续1至2小时。虽然这与杭州市7月20日后马上进入持续高温,而供电指标不增反减等原因有关,但也有相关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执行有序用电力度不够大,应变能力不强等因素。
为了确保老百姓晚上点得上灯、吃得上饭、看得上电视、用得上电扇空调,确保老百姓睡一个安稳觉。各级政府领导要将有序用电、让电于民工作,当作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会上,沈坚对与会的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人员表示,对反映用电问题的电话要耐心解释,为对方排忧解难。对于百姓反映难打进的95598电力客户服务热线电话,要努力提高人工接通率。为了提高对用电单位的监控力度,在8月底前电力部门将再完成对400家企业的负控安装任务。
在加大有序用电执行力度的同时,抓经济建设同样不放松,要鼓励主动让电于民的工业企业,在用电负荷尚有盈余的情况下也要很快用起来,以确保工业经济“一高一领先”,确保省级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企业用电的“247”(即每天24小时每周7天供电)。
在会上还了解到,尽管杭州市供用电缺口很大,用电高峰时段负荷超限严重,但是在实施有序用电E级预案的情况下,仍存在用电低谷和负荷尚未用足的现象。因此,为用足低谷负荷,杭州市将建立一种用电快速反应机制。在用电超负荷的情况下,通过一批企业的及时降压用电,能在半小时之内实现有效减压,保证电网安全。而当用电负荷低于指标,出现电力剩余时,企业能及时用得上去,不让电力流失。
据悉,电力剩余的情况并非偶然出现,记者从8月4日的负荷图形中看到,从凌晨0点开始,一直到上午10点之前,用电负荷均低于指标负荷,早上5点最低,10点之后略微超过指标负荷。如果遇到雷雨和台风气候,剩余的负荷会更多。在当前电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立用电快速反应机制的目的是充分用足每度电。
据《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