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admin日期:2004-07-29来源: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天津大学总务处 

    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人们通常称之为“第二课堂”。不断改进和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既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对如何加强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基本功能

    一般来说,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具有三个主要的功能,一是服务功能,二是管理功能,三是育人功能。

    服务功能是宿舍管理的基本功能。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活动场所,大学期间的大部分生活、休息和学习的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良好的宿舍环境,是高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不断完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所必需的物质保障条件。

    管理功能是宿舍管理的手段功能。学生宿舍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制度的管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接受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参加文明宿舍的建设,与宿舍管理人员共创优良的学习、生活、休息环境。通过这样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能够进一步养成学生严守纪律、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相互关心的良好行为和高尚道德情操。

    育人功能是宿舍管理的根本功能,也是宿舍管理的核心所在。宿舍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休息场所,而是一个重要的育人园地。

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构成了宿舍的人文环境,是学生情感和思想比较自然、真实流露的地方。可以说,大学学生宿舍是一个各种社会思潮、各种思想、各种信息的交汇处。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能够使高校的学生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进而确保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从宿舍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育人功能上可以看出,宿舍管理关系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局,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二、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各高校对原有的校内学生宿舍均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宿舍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学生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但与此同时,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宿舍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脱节

    目前,许多高校对以前由学生工作部门主管学生宿舍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纷纷成立了“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等类似的学生宿舍管理机构,并划入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范畴。当然,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对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建设的保障作用,但后勤管理部门对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在不同的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思想教育与宿舍管理工作的脱节,造成了“软硬件”建设的不协调。同时,学生宿舍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把宿舍建在了学校以外,给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学生宿舍带来了更大困难。

(二)宿舍管理工作过程缺乏双向互动

在学校制定宿舍管理的规定和政策的过程中,缺乏双向互动的环节,学生和宿舍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目前高校的宿舍管理往往是以学校制定政策为主导,相关部门实施为主,实行的是单纯的垂直化管理,在具体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学生对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会出现抵触情绪,学校在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中很难把握好“度”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宿管人员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缺乏了解,造成了管理难度的加大。

    (三)宿舍管理工作的空间和内容日益扩大

    我国已经正在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大量便利的现代化手段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高校学生宿舍的电脑设备和上网条件,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使他们置身于一个更加广阔的信息空间之中,学生接受的信息是以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当然其中也充斥着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信息,  “网络文化”现象更是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些都使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空间得到了外延和拓展。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宿舍管理,是摆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

    三、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探讨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改革,特别是社会化改革必将带来许多新问题,这是难以避免的。学校不仅能够在坚持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进取,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必要的手段,充分发挥好学生宿舍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育人功能。

    (一)促进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

    在宿舍管理工作中要明晰责任,各尽其责,实行物业管理和学生管理分开。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可以由后勤集团或其他部门管理,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管理,则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组成,:、两方面定期通过协调会进行工作通报,做到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相结合。天津大学目前采取了由党委学工部负责宿舍管理环节思想教育工作的做法,专门成立了《天津大学学生公寓管理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生、后勤两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高等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学生班级的作用,把它们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学生宿舍转移,使学生党团员在宿舍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政治辅导员进学生宿舍的做法,选派优秀的干部和政治辅导员与学生同住,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宿舍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建设好一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三自”队伍是解决当前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宿舍的集体生活环境为培养学生互相关心、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场所。高等学校应当树立和加强学生在宿舍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吸收学生参加宿舍管理工作,提高宿舍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天津大学经过广泛和深入调研,成立了由学工部指导、学生组成的楼委会,全面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工作,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由于楼委会深入同学内部,能够做到全面掌握情况,做到管理到位和服务到位,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普遍认同,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学生楼委会还通过宣传栏的思想阵地和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配合宿舍管理工作。为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学校选拔计算机技术优秀的同学负责宿舍楼的网络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宿舍的上网行为得到了规范和加强。

    (三)切实抓好宿舍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得力的宿舍管理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这支队伍包括管理干部和工人队伍。没有一支素质高的队伍,是无法做好宿舍管理工作的。因此,要选派文化层次高、热爱学生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干部担任宿舍管理工作。在选用宿管人员过程中,要注重选拔哪些知识层次和政治素质都相对较高的人担任,同时要经常加强宿舍管理人员的业务和思想政治培训。

    (四)加强宿舍管理制度建设

提高学生宿舍管理的水平,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必会给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带来的新特点,要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教育和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这对于提高宿舍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还应该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对宿舍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察,并能够经常深入学生了解意见和建议,为政策的制定或修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