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
北方工业大学 王洪娟
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工作会议以来,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适应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的趋势,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把大学生宿舍建成管理规范、环境优美、文明安全的场所,同时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宿舍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我国高校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高校后勤工作则是为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最终目标服务的,既从属于高校教学工作,又服务于高校教学工作。可以说,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办学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而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管理育人的重要阵地。只有妥善解决大学生“住”的问题,才能保证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投身学习。因此,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到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和教学秩序,关系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到高校校园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可或缺的工作。
(二)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是高校后勤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高校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在整个高校后勤工作中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学生公寓的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
首先,“住”的重要性决定了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安居才能乐业。对大学生来说,安居才能乐学。他们进入高校,首先就面临“住”的问题。如果“住”的问题解决得不好,学习、生活等一系列问题都无从谈起。
其次,学生公寓具有其他后勤部门和设施所没有的育人功能。我国新入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初级教育以向高等学校输送生源为终极目标,比较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家长们为了让孩予考上大学,竭力为他们营造“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氛围,几乎包办了学习之外的全部事情,新入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养成教育和挫折教育明显缺乏。这就必然妨碍学生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宿舍既是大学生的栖身之处,也是他们修身养性之处。和教室不同的是,宿舍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集体的约束程度较低,大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展示个性,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是,这样也容易产生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而且,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集体意识、合作意识较差。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进而引发行为偏差。近年来,大学生自我伤害、相互伤害的事件频繁发生,就是证明。因此,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教育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把对学生公寓的管理,特别是对公寓内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行为管理
作为高校教育和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责,不能有丝毫忽视和松懈,不能推向社会,不能留下教育和管理的空白点。总之,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必须抓紧抓好。
二、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公寓是个新生事物,加上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必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管理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体系庞大,且为多头领导,各自为政,环节过多,又未配套成龙,难以形成融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机制。其结果,一方面是脱离服务的管理,即片面强调“管”理,而忽视了服务或者服务不够,使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产生隔阂,甚至激发矛盾;另一方面是缺乏管理的服务,即片面强调“服务”,忽视了教育或者教育不够,影响了大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也就不可能实现使之成为“第二课堂”的愿望。
(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欠缺
大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因此,公寓的管理与服务与大学生的素质密切相关。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首先,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但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其次,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家境不同,经历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这些差异必然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难以完全避免。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酝酿和诱发一些安全事故。第三,他们处在开放时代,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自我意识、开放意识比较强,但他们往往存在意识超前而能力滞后、自我期望值高而挫折承受力低、对他人要求较高而对自己又比较放松的现象。大学生的上述特点,对大学生公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如何正确处理管理人员与大学生的关系,如何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引导,特别是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
三、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工作,关键是要紧紧围绕高校育人这个主题,正确处理好宿舍管理部门与学生、学校、物业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崭新局面,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养性的环境。
(一)正确处理宿舍管理部门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宿舍的管理与服务,说到底就是管理和服务两大任务。但是,这种管理与服务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互动的、积极的。宿舍管理部门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和健全自律组织,使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把大学生公寓变成一个健康、文明、和谐、温馨的家园。
1.建立公寓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为了保证公寓管理与服务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建立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阵地,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律组织——公寓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学生会选派优秀学生代表及宿舍楼长组成,负责学生参与公寓民主管理的各项事宜。公寓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有两个:一是借助学生集体的力量,代表和维护居住学生的合法权益,与公寓管理等部门进行磋商、协调,并与管理部门一道共同管理公寓,主要目的是督促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制订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2.营造学生宿舍的文明、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公寓管理部门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而大学生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习,既包括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也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因此,公寓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通过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这个“环保”工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卫生环境。清洁舒适的环境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而肮脏凌乱的环境则会使人情绪低落。因此,要引导大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搞好个人卫生、宿舍卫生做起。二是文化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学生公寓的特色之一。应该倡导他们自己动手,把宿舍营造成文明之家、文化之家。可以利用走廊等搞报刊专栏,办文学艺术园地等等。三是信息环境。为了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有条件的高校应该为学生公寓配置因特网、电视,建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局域网。四是娱乐环境。要创造条件建立娱乐室,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这样既可以活跃大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又可以加强公寓管理人员与大学生的沟通。营造环境要着眼于营造育人的环境,营造育人的氛围,努力把大学生公寓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窗。
(二)正确处理宿舍管理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学生公寓度过。对大学生在公寓的教育和管理,实际上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换言之,宿舍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个终极目标,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方面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因此,宿舍管理部门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1.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学生宿舍的管理,育人是目的,管理是手段,服务是保障。要通过管理和服务达到育人的目的,还必须有一套合理规范、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果说公寓楼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是硬件的话,那么,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就是软件系统。只有将“硬件”和“软件”紧密结合起来,大学公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大学公寓的制度建设既要遵循市场规律,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关键是要明确学校、业主、物业管理企业、学生各方的责任、义务,并建立一种契约关系,各方都严格按契约办事。具体说,一是制定和完善学生公寓的各种管理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制定和完善安全保卫制度,明确安全保卫的机构和责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公寓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责任的量化考核办法;四是建立和完善学生自律组织活动制度,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义务。要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责任,来提高大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建立对公寓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除了有决策执行机构外,还必须有监督和反馈机制。建立和完善对学生公寓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系统,是强化学生公寓管理的有效措施,也是把公寓管理工作推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正确途径。应该明确的是,监督和评估的对象是公寓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包括其工作计划、工作进展、管理水平、服务态度等各方面的情况。为了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学校、学生和公寓管理部门几方都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论证和分析公寓的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手段,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出考核评估体系,并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
随着北京市标准化公寓的建设,IS09000认证的推行,北京市大学生公寓的管理与服务逐渐步入了正常的轨道,学校、公寓管理部门、物业、学生各方相互沟通、相互监督、相互考评的管理机制正在形成。可以相信,只要公寓管理部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体,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坚持以管理推动服务、以服务带动管理,就一定能把大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建中、符俊辉:《略谈大学生公寓社会化及其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羊志晖:《谈少数民族大学生公寓管理》,《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4期。
3.陈桂兰:《管理育人的关键是高效服务与优化管理》,《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