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谈需求层次理论与学生公寓管理

作者:admin日期:2004-06-23来源:

谈需求层次理论与学生公寓管理

广州五山大学生公寓      余 江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年推进,高考连年扩招带来更大的大学生住宿压力,各地高校纷纷在校内外建立起大学生公寓。这其中有各校改变现存的学生宿舍为学生公寓,也有建立跨校学生公寓,还有独立建设新的宿舍楼群体而名为学生公寓。
    但是,面对种种新模式下学生公寓管理,各高校主要还是延续以往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而社会研究工作者也并不认为高校后勤改革学生宿舍的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后勤工作者却又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症结所在,一是学校后勤改革政企分离不彻底,二是没有充分认识新形式下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变化,三是没有充分了解并适应学生对新时期住宿的要求。
    这充分说明,新时期下的学生公寓管理应采用新思路,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探索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新问题。

当前学生公寓的新问题

    以广州五山大学生公寓为例,其目前入住有华农大、华工大、华师大等五个院校12000多学生,规模较大,作为广州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试验性跨校大学生公寓,我们来看看学生公寓宿舍管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 该公寓没有多少课室,各校辅导员入住公寓,学生与辅导员均疲于路上奔波,交通安全成了重大隐患。实际工作中,一旦辅导员与学生工作脱节,宿舍便难以管理。
    二、学生投诉一般都先上报各校学生工作处、团委,再返回公寓管理办公室。实际处理的公寓管理办公室却只是坐等消息,信息反馈缓慢,工作十分被动,不利于学生公寓的高效管理。
    三、学生的其它各项管理分散、乏力,得不到有力的引导,公寓文化有待加强。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措施跟不上,学生意见较大,抵触情绪大,管理工作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工作压力较大。
    由此来看,在现代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学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应加强学生的能动作用,体现服务职能,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才能最大也有效地增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

从需求层次理论谈学生公寓管理

    我们试引入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一、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又称需求等级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和《动机与个人》等著作中提出来的。是非常著名的激励理论,而且被广泛用于管理实践。
    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而动机又是由需求引起的。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五个基本层次:
    1. 生理需求:是人生存必须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等;
    2. 安全需求:是人类对各方面出于一种保障的预期,如社会、劳动保障、就业、职业安全等;
    3. 社会需求: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联系,这方面的需求表现为归属感、友谊、志趣、情感、爱与被爱、理解等;
    4. 尊重需求:希望能被承认、被尊重,包括自尊、尊重、权威、地位、价值等;
    5. 自我实现需求:追求实现自我的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就等。
    一般而言,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称为低级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高级需求。

二、需求层次之间的关系
    1. 当低级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高级需求就越发突出,成为行为的激励因素,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但这并不说明,必须等低级需求满足后,才会产生高级需求,经常会发生例外情况。
    2. 需求越到上层,越难满足,有人甚至终身也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和感觉;
    3. 同一时间,可以存在多种需求,从而有多种激励因素,但一般会有一种需求为主导;
    4. 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需求一旦被满足,一般就不能成为一种激励力量。因此要更好地激励,要善于把握需求的变化。

三、需求层次理论的一般应用
四、学生的需求表现
    我们来看一下2004年3月的五山大公寓学生投诉情况:
    ①基础设施(占2宗):主要是生活设施、教学文体设施。                                           
    ②治安环境(占1宗):主要是公寓内治安和周边环境。
    ③服务质量(占2宗):主要是服务礼貌、事件处理反馈。
    从上面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需求因素排序如下: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追求
    相关因素如下:道路、生活用水、邮政、周边环境;身边有无案件发生;治安人员礼貌、值班员工作态度、宿舍管理员礼貌等。

五、需求层次理论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结五山公寓学生投诉处理,结合需求层次理论,我们认为,五山大学生公寓目前极为迫切与重要的工作是:首先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安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进而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意识,完成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任务;其次引入学生参予公寓管理与决策,引导学生行为良性发展,走出一条属于学生公寓管理的介于纯管理与纯服务之间的道路,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减轻管理的压力,提高管理的效果,营造公寓文化的氛围和特色。
    当然,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成功是无止境的,它既不应成为纯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完全抛开它的教育职能;但又不应同于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应有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它的成功与否应当是结合高校的教育与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把需求层次理论贯串于我们日常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体现“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达到既是一个良好的学生教育机构,同时是一个成功的物业管理企业。
    因而,在高校后勤化中,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学生公寓管理应当是管理与服务并存,以教育为主,环境熏陶,融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做强、做大,实现服务贴心化、层次化,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公寓文化和企业文化;在我们的基础设施达不到要求时,从更高的服务层次得到补充,从员工素质中体现;当我们的服务出现偏差,应从管理加以辅助,强调以生为本,贯彻人本思想。学生公寓的管理工作是进阶形式的,从管理到服务,从基础到更高层次的要求,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为高校的跨越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