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教育:“穷财政”背不动“教育包袱”
前不久调查发现:税费改革后农村中小学生教育负担虽有所缓解,但学校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往年拖欠的教师工资和“普九”债务偿还无望,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一些学校设施简陋、危房众多、债务缠身,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正常的教学活动。
税费改革留下的“后遗症”
提起学校的窘境,永寿县马坊镇中学校长来宏斌一脸愁容:实行“一费制”后,上级一分经费也拨不下来,每年按规定向学生收取的4万元杂费入不敷出,目前全校欠外债2.7万元,还有12间危房无力维修。特别是学生宿舍异常紧张,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宿舍,竟住了120名学生,有的3个孩子挤在一张床板上,连身子都躺不平。
开裂的墙体,漏风的房门,透光的屋顶,简陋破旧的办公设施……在华县、华阴、泾阳等县市,记者看到多所这样的小学。泾阳县白王镇何家村小学算是全镇条件较好的小学,但教室大都是土木结构的老式建筑,最旧的已经建了30多年,最新的也有20年。看门的老师傅向记者诉苦:“一到下雨天教室就经常渗水,现在完全不能使用的房子有七八间,上级拨不下来钱,村里还欠着债,老百姓集不起资,学校穷得冬天连烤火煤都买不起……”
危房增多是陕西省许多农村小学最为突出的问题。泾阳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席经武说,税费改革后,教育附加费取消了,危房改造没有资金,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力解决。
据陕西省教育系统统计,全省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需要资金21.2亿元,未“普九”的17个县尚需资金12.8亿元。各县(区)大都是“吃饭财政”,根本无力筹措这样一笔巨额资金。
条件差的学校如此,校舍好的学校又怎样呢?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校舍建得稍好点的学校大都债台高筑,建校几乎全部靠群众集资和借贷。
债主到学校逼债干扰教学秩序成为农村中小学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普九”期间,陕西各地乡镇政府为了达标,不顾经济实力兴建了一批教学楼,全省共拖欠“普九”债务达15亿元,主要是工程队的承包款。债主找乡镇政府要不到欠款,就到学校锁大门。
“教育包袱”为何越背越沉
在咸阳、渭南、宝鸡、延安、铜川等地,教师们普遍反映,自2001年工资由乡镇收归县财政统一发放后,基本没再发生新的拖欠,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往年拖欠的工资尽快补发到手。华县下庙镇康甘村小学教师甘海霞说,我们年年盼清欠,年年落空,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据统计,陕西省目前有农村中小学教师27.69万人,截至去年12月,全省累计拖欠教师工资9.2亿元,人均拖欠3300多元,最多的欠发11个月,最少的欠发两个月。9.2亿元欠薪何时归还,成为陕西省农村教师最为关切的问题。扶风县往年共拖欠教师工资1700多万元,而目前全县财政收入一年也只有3000多万元。县教育局一位干部说,这些拖欠工资县里认账,但目前实在无力解决,只有等到财力许可时再逐步向教师兑现。据记者调查,在教师工资收归县财政统一发放时,陕西省一些县大都采取“谁拖欠谁清偿”的方式,把责任推给乡镇政府。一些教师反映,现在乡镇政府大都债台高筑,税费改革后更没有多少财力,让他们来解决拖欠工资根本就是推卸责任。有的教师说,这几年陕西灾荒不断,许多老教师拖家带口,全靠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这么一大笔工资清还无日,已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日常生活。
农村中小学普遍陷入窘境的原因何在?许多基层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农村教育多年靠“集资建校、收费办学”维持运转,教育负担大都转嫁到农民和村集体身上。税费改革后,集资不能、收费不敢、借贷无望,在中西部贫困地区,靠“讨饭”度日的县级财政实在背不动沉重的“教育包袱”。
以号称关中“白菜心”的泾阳县为例,2002年该县可用财力1.106亿元,税费改革后的2003年下降到7107万元,而全县教育经费就要6578万元,基本全是工资支出。前些年实行县乡财政分灶吃饭,乡镇政府共拖欠教师工资572万元,县乡两级债务高达3.49亿元,村级债务2215万元。县财政根本无法保证工资发放,更遑论增加教育投入。
记者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泾阳县从2001年7月开始,将教师工资由乡镇收归县财政统一发放,但每年教师工资要占全县工资总额的60%以上,沉重的教育包袱已压得县级财政喘不过气来。据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介绍,这一现象在陕西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县市可用财力的60%以上被用于工资发放,基层财政已变成了“工资财政”,哪还有多余的财力搞建设?
亟须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面对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教师工资发放难、危房改造难、经费短缺、设施简陋的新难题,农村基础教育的出路在哪里?陕西省一些基层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必须彻底改革现行的办学方式,建立以国家财政和省级财政、市级财政主的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实现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市、县按比例负担,这是化解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诸多矛盾的根本对策。
当前挪用、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严重,据统计全国各地累计拖欠教师工资不下100亿元。陕西省许多农村教师建议,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央财政应当考虑把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或部分承担下来,建立专款、专账、专用的制度,避免出现县级政府挪用、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问题。
很多农村中小学为了完成“普九”达标背上了沉重负担,由此引发的债务纠纷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如何化解这笔巨额欠债,陕西部分基层干部建议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偿还“普九”债务的责任转嫁到学校身上。
中国社科院娄伟博士指出,发达国家对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比例都有法律规定。在德国,联邦政府的教育投入占10%右,州政府占65%以上;在美国,教育投入州政府占40%以上,州以下政府占50%以上;英国的教育经费,中央政府占60%,地方政府占40%。相比之下,我国各级政府间应承担的教育投入的责任模糊,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县乡两级政府财力薄弱,却主要承担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因此,必须考虑根据各级政府占有的财政收入的份额来合理分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
许多专家认为,农村义务教育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当前的困境,必须建立三大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二是建立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三是尽快建立规范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制订义务教育投入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