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划出教改
“试验田”
北京市日前提出了201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并确定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为保证这一战略的落实,北京市决定把东城区作为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探索经验。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在今天召开的东城区教育大会上宣布了这一决定。
据了解,此次教育改革实验的亮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构建新学区模式,校际间实现“三共享”。东城区教学机构以街道为基础划分为5个学区,每个学区内配有不同类型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间可以共享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各类教育资源共同面向社区,构建提高国民素质的终身教育体系基础。二是构建“大德育模式”,学生享受“自育”空间。东城区区委、区政府建立区未成年人领导小组,形成区域内“大德育”范畴。学校结合课程改革,整合思想品德课、班校会、团队活动等课程资源,初中开设德育综合课,高中与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研究型学习相结合,并利用网络和传媒资源,搭建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创设学生成长的“自育”空间。三是构建优势互补平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对公办学校,以政府投入为主,提倡以经营运作教育资产方式补充教育经费来源;对合作办学,强调将公办学校的硬件、品牌、师资、管理等优势与社会力量的资金优势相结合;对民办学校,鼓励投资办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保证办学质量。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