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心理健康的标准

作者:admin日期:2004-05-20来源: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标准
1、 适应能力 2、耐受力、康复能力 3、控制能力 4、道德情感
二、操作标准:
1、 乐己纳人。接受自己和别人以及社会—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社会。
2、 自尊而不是他尊。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有正确的我观的意思是:承认并 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去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不因为有优点而骄傲自大,也不因为有不足而自卑;总是知不足而进去不懈、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愉快乐观。,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把别人的看法当作照自己的镜子。
3、 权利意识。
4、 学会说NO。学会适当的拒绝,可以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春节晚会上的小品“买票”)
5、 幽默感。可以创造一种轻松的环境,也可以摆脱尴尬。
6、 情绪稳定
7、 人际关系融洽。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能信任和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别人理解自己。因而,无论他或她在哪个单位,和本单位的同学、同事关系都很融洽;对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很亲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是与别人没有任何矛盾,而是在发生矛盾时能积极地、有效地去解决矛盾,重新让别人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既对别人施与感情,也能欣赏并接受别人的感情,因而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关系;在与人相处积极的态度(如尊重、信任、喜悦等)多于消极的态度(如嫉妒、怀疑、憎恶等)。
8、 爱与被爱的能力
9、 迎接挑战的心态。
10、 经常有一些情绪的“高峰体验”。李处长的3分球;马老师的后仰投篮。
11、 心理的认知与行为模式。
12、 要重体验轻目的。强调过程中自己的情绪体验,不要太在意目的结果。
13、 要有自主性的道德、价值观、行为等。
14、 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很好沟通必要的方式。
15、 享受生活的能力。
16、 要有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