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系统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1、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及其改革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作为重要课题,受到党和国家及人民大众的关注,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其后勤服务工作体制,甚至有“瓶颈”之说。
因此,对高校后勤系统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改革的关键是把后勤服务系统从高校事业管理体系分离出来,依据市场经济和教育规律的要求,形成既有适应市场的普遍性,又有适应教育公益事业特殊性的新体制/机制/模式,实现其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集约化。
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有关方针、政策,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但与实现后勤实体的社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对此,除了对现行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外,在资产归属、劳动用工等方面,按现代产权与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后勤实体的整体服务水平。概括地说就是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要转变观念,以增强市场、顾客、服务、竞争意识,要练内功,按服务规范要求,具有稳定的、持续改进的提供相应的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而对某后勤服务实体来说,应该是提高全体员工的政治、道德、心理、业务的素质和管理人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并增强顾客满意。
2、贯彻 ISO 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2.1质量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日显重要,世界各国对质量管理理论的探索也日益深化。在管理学领域中,质量管理已成为一枝独秀、方兴未艾的一门软科学。
ISO 9000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质量和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发布的所有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各个组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
标准从1987年问世十多年来,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地区),已将其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为此,在2000年ISO/TC176在总结全球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地提出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2000版的新标准,修订后的ISO9000族标准更科学、更合理,更适用。
2.2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进程,在后勤工作管理中,导入国际标准的管理理念、思想、原则、方法,提升其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全面增强后勤服务能力,促进教育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建立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途径是练好内功,通过练好内功,要达到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来推动后勤工作的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教育规律的集团式的服务新体系,达到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服务要求,使全体师生员工能得到更加方便、及时、周到、实惠的服务,达到学校及师生员工满意。
引入ISO9000管理体系就是引入ISO9000的管理理念--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过程管理方法
3、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原则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原则三: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原则四: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原则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4、过程管理方法(PDCA方法)
PDCA方法适用所有过程,其模式为:
P----计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过程的目标,确定过程的方法和准则,确定过程所需的资源和信息。它体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般情况下,计划应首先制定目标,然后确定实现它的途径和方法。
D----实施。按照策划的结果实施过程。体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程的参数和过程的结果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A----处置。依据监视和测量的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过程。
5、通过贯标带来的益处
5.1建立了高校后勤质量管理体系,实行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后勤管理将会产生质的变化,与国际标准进行了接轨,注重了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持续改进.
5.2有力加强了队伍建设和全员参与质量体系工作,重点使管理干部受到系统培训,增强了顾客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实了管理力量、改善了队伍结构,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
5.3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消除安全隐患,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存在的安全隐患均得以消除,监视测量和安全操作规范有序,记录健全.
5.4实现了主动管理和服务承诺,形成了约束与创新机制,定期与顾客沟通,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处理、反馈沟通和调查的结果,真正做到以顾客(师生)为关注焦点,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5.5明确了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按组织管理理念建立并有效运行体系文件,全新的管理会给员工带来强烈的冲击和竞争的激情,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打造新形象,提高可信度,并为组织带来增值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