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若干意见》
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首位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干部、师生一致认为,《意见》的发表非常及时,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意见》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透彻,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论述明确,措施要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意见》下发后,各地领导高度重视,纷纷提出学习贯彻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即对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3月27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还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到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汇文中学调研。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安徽、陕西等省教育厅立即对学习贯彻《意见》作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重庆市教委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地还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学习贯彻氛围。3月25日,上海市教育党委、市教委和市法宣办联合召开了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交流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党委、市教委、团市委拟开展“百万青少年巡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和“走好人生每一步”仪式教育活动。四川省教育厅直属的教育电视台、报刊社、《教育导报》及时对中小学学习领会《意见》精神作了采访和报道。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各地通过领导宣讲、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意见》。
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及早规划部署,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北京市提出,要制定好本市落实《意见》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使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准有明显提高。上海市提出,通过调研后制定上海市“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行动实施纲要;利用现实环境,开展“活的国情”教育;大力开展上海市新一轮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工作,加强基础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实践相联动,促进家庭道德实践教育;制定与完善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加强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加强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重庆市提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做到“六结合”,即德育课程建设与德育评价改革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周边环境整治相结合。浙江省委、省政府将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加强对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的指导,发挥学生集体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树立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理念,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日常道德行为规范。陕西省将在延安举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延安精神,争做合格接班人”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同时推进“全省中小学诚信教育”。目前,正在制定《关于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加强和改善陕西家庭教育的实施意见》。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省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座谈会,专题研究贯彻《意见》工作,并根据教育部党组通知要求制定本地实施意见。同时,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调研,摸清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重点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