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再次大规模兴建校舍
近日,武汉大学在其校内杨家湾小区隆重举行奠基仪式,大规模兴建教学科研用房。
据悉,武大此次重点工程暨杨家湾建筑群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用时5至7年。包括设施先进完善的计算机科学大楼、电子信息大楼、材料科学大楼、信息管理大楼、化学大楼扩建、多功能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会展中心、行政大楼和110千伏变电站;在文理学部建设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楼、艺术学院大楼、东区教学楼、外国专家招待所;在工学部建设水电科学大楼、第4教学楼、学生公寓;在信息学部建设测绘科学大楼、学生公寓;在医学部建设教学科研楼、教学实验楼等项目。
本次奠基的重点工程暨杨家湾建筑群,是武汉大学在珞珈山校园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校舍建设,它的风格将与市区现代化建筑融为一体,与校内早期建筑形成鲜明对照。
70年前,武大用6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校舍建设,共计30项工程近8万平方米,把荒凉的珞珈山建设成了生机勃勃、富丽堂皇的大学校园。这批早期建筑以其中西合璧、古色古香、依山就势的建筑特色而闻名,一直是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并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