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
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今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颁奖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专家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之所以在成立集团短短的五年时间内,在管理创新上取得如此佳绩,集团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在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做到了:“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前提,机制创新为保证,市场创新为关键,服务创新为宗旨,文化创新为源泉”。
观念创新 在发展过程中集团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率先提出了“以改革求发展、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贡献求支持”,“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速度、观念带来财富”等管理理念,全面更新了集团的改革观、市场观、经营观、机遇观、敬业观、竞聘观、用人观,并应对集团的发展要求赋予它们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这些观念的创新,为后勤集团各种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创新工程的有效实施打开了绿色通道,促进了集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体制创新 提出了许多同领域所没有提出的理论观点,比如:后勤业务归口管理、专业化管理、集中管理等管理体制改革所遵从的八大原则,创建了“大生产、大经营、大服务、小核算”的管理体制。
机制创新 提出了分配机制中员工薪酬的构成,用人机制中由“四定”(定编、定岗、定责、定酬)到“六定”(定编、定额、定岗、定责、定酬、定岗位责任基金)以及竞争上岗、凭证上岗、定级考试等。
制度创新 许多管理制度填补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空白,比如:分配管理制度、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
市场创新 成立了市场开拓的组织机构,组建了五大总公司。对应开发五大综合性后勤市场。精心打造能抗击市场风浪的“后勤航母”,顺利完成了“包袱”―“资源”―“财富”的转变。建成了全新的独具华中科大特色的市场开拓体制。把学校领导从沉重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在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服务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服务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创建的社会化改革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之所以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关键在于操作方式的创新。把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方案寓于具体的服务与经营活动中。比如:开展的“三优一满意”活动和“三减一增”活动,都能化繁为简,转抽象为具体,把管理的理念成功地转化为管理的效益,要求集团的干部员工,善于从服务对象出发,换位思考,在服务中追求个性化,在细微服务中体现对服务对象的尊重。让员工不仅从现实中懂得“没有顾客就没有我们的饭碗”、“师生员工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道理,拿真心、用真情为客户服务,使优质服务成为情感行动和理性行为。
通过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济效益一直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年产值从1998年的8000万元发展到2002年的3.5亿元;员工队伍不断壮大,从集团建立初的1500多人;对现在的4800多人;自筹资金3.5亿元投资学校后勤基础设施,实现了学校固定资产的保值与超常规增值,大大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习的楷模。其成功经验已推向全国。
(据华中科技大学)